赛酷体育新闻

“资源下重”的轮回效应赛酷体育

2023-11-27 01:42:2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这是世界上一个国家所占人口比数最大的群体。如何全面地、更加有效地服务好这一群体,是摆在我国各地乡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记者近日在包头市九原区哈林格尔镇采访时发现,该镇创建的“资源下沉、服务倒置”模式,为破解这一难题趟出了一条新路。

  4月1日9时5分,官将村天合义小组组长冀文星气喘吁吁地来到镇政府驻村服务站,一进门便说:“再过十几天就得浇地,但有100多米防渗渠烂得不能用,得赶紧补修,可好几天了,村民东拼西凑总共才筹到1万多元,还有2万元缺口,看政府能不能帮助想点儿办法。”

  “别急,你先坐下喝口水。”负责接待他的工作人员张宇峰给冀文星倒了一杯开水后,仔细询问了工程造价、施工时长以及影响耕地的数量等问题,并做了记录,然后告诉他:“这事儿我得回去跟镇长反映,两三天就有结果了,你放心,我一定帮你办。”

  冀文星大大地喝了口水,紧锁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他说:“我心里这块石头终于可以落地了,谢谢!”

  还没等他完全离开座位,排在他身后的白美祥就“扑通”一声坐到椅子上,他要办理的是一卡通。只见张宇峰一边耐心细致地指导他填表,一边帮他复印身份证,仅仅用了3分钟时间,他就办完了相关手续。

  他说:“这事儿要是让我自己去办,从村里、镇里再到区里,至少得跑一个月才能办下来,非常麻烦。”

  哈林格尔镇隶属包头市九原区,下辖10个行政村,总人口22696人,全镇面积178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分散,其中最远的村小组往返镇政府一次就有50多公里,村民办事很不方便。

  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到政府办事有多不容易,我当这个官儿,就是想为农民实实在在办点事儿,这样才不愧组织对我的信任,也不能让农民对党和政府的期望打了折扣。”

  政府是权利、人力、资金等各种资源的汇集体,如何让这些资源发挥出最大能效,是衡量一方政府执政理念与执政能力的标尺。

  哈林格尔镇党委书记刘永明认为,老百姓到政府办事儿总有进衙门的感觉,畏畏缩缩,这种人为造成的地位不平等,不仅给老百姓办事儿带来极大的不便,也让党群、干群关系越走越远。

  他说:“机关干部坐在办公室,闭门赛酷体育造车,发号施令,很容易滋生衙门习气,这种不良习气不仅不利于执政能力和执政效率的提高,更容易产生腐败,因此,必须推倒‘衙门’,将老百姓的‘求服务’转变为政府的‘送服务’。”

  在乡镇工作了20年的镇长贾俊峰,遇到了农村出身的镇党委书记刘永明,两人感同身受,一拍即合。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一动议一提出,镇党委全体成员无一人异议,全票通过。

  “机关干部往下走,部门职能往下沉,田间地头服务三农”的工作思路于2013年10月,以的形式下发。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镇农办干部张慧永介绍说:“我一看到这个文件就很惊奇,这是一份史无前例的文件,力度非常大。”

  当然,也有个别不同声音,他们认为,干部就应该坐在机关,坐在机关照样能为老百姓办事,干部下基层是形式,等等。

  面对意识形态的交锋,镇长贾俊峰的观点是:干部坐在机关与来到田间地头,效果完全不同。他举例道:“别说一些机关干部不了解村情、民情,就连一些村干部也并不是完全了解本村的情况,这是长期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不改变,怎能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于是,镇政府率先在乔圪堵、全巴图、土黑麻淖3个偏远村创建了驻村服务站,全方位、立体化为村民服务。

  文件规定:每个服务站由1名站长和4名工作人员组成,村干部也必须同时到场工作,工作时间为每周三、五上午,其余时间还回镇里工作。

  镇政府从财政预算中为每个服务站每年划拨5万元经费,除了用于水、电、纸张等日常开销外,主要用于农田、水利等生产设施的维修应急,不占用村委会一分钱。

  “没有,钱还是那点钱,只不过这笔钱过去是花在了机关,而现在是花在了基层,甚至是花给了农民,总额没有变,变的是花的地方不一样了,花的对象不一样了。”镇长贾俊峰说。

  “资源下沉”,即业务下沉。驻村服务站的业务内容主要涉及社保、农牧业、救助救济等八大类24项,也就是说,不管大事、小事,农民足不出村,均可得到解决。只不过与城里的“一站式服务”有别的是,如果现场不能办理的,全部由驻村服务站代办,谁接待,谁代办,一直跟踪负责到底。

  4月1日上午,尽管外面下着中雨,但土黑麻淖村的54位村民还是准时来到村委会会议室,聆听由驻村服务站帮他们组织安排的“叉车技能培训”课。

  据了解,土黑麻淖村因土地盐碱化严重,农民种地入不敷出。6年前,土地全部流转了出去,全村人只靠微薄的流转补贴维持生活。

  村民马文亮告诉记者:“地没了,我们就得出去打工,可是我们一没文化,二没技术,很难找到工作。”

  驻村服务站站长、副镇长段瑞君说:“这个村周边有神华、希望铝业等30多家大中型企业,我去调研后得知,这些企业对叉车工需求量比较大,我们就有针对性地办了这个班。今年我们还计划开办电气焊培训班、物业服务培训班等,全部上门办班,全部免费服务。”

“资源下重”的轮回效应赛酷体育

  前来听课的周建民对记者说:“如果让我们自己报名学这门技术,各种费用还得花3000多元。而现在一分钱也不用花,一个月就可以拿到证件去找工作了,这样的政府才是真正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政府。”

  说起排忧解难,乔圪堵村70岁的乔毛虫老人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他拧开自家的自来水龙头对记者说:“你尝尝,这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清水,它解决了我们村570多人的饮水问题,这可是无法想象的事儿啊。”

  “我从12岁到69岁,一直喝的是村里那口老井的水,水打上来后很浑浊,至少澄一天才能饮用。去年,驻村服务站经过多方筹资,帮我们打了一口好井,你看,我们也能像你们城里人那样直接饮用自来水了。”乔毛虫老人自豪地说。

  听说记者来兰桂窑村采访,村民宋亮主动找到记者说:“去年腊月,由于市场行情不好,我家养的5口猪怎么也卖不出去,我愁得团团转,连买年货的钱都没有,驻村干部屈枝元听说后,十来天就帮我卖了3口猪,这种雪中送炭的干部少见呀。”

  几经周折,记者在镇政府农业办公室找到了屈枝元,她说:“当我得知宋亮家好几口猪卖不出去时,我思来想去,还是从熟人下手吧,必定我住在城里,认识人多。于是,我每天下班后带着宋亮,到我住的小区挨家逐户敲门卖猪肉,十来天就卖了3口猪。”

  说到这,屈枝元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她笑着说:“卖肉那段时间,一些邻里议论纷纷,有的人怀疑我是犯错误下岗了,有的人怀疑我是利用职务之便做买卖,说什么的都有。但我心里想,只要能把猪肉卖出去,爱咋咋地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每个驻村服务站的5名工作人员分两组工作,一组2人,负责在办公室接待群众,另一组3人入户了解民情,主动求服务。据统计,自驻村服务站设立以来,驻村干部主动帮助了48户老弱病残家庭栽种、收秋赛酷体育。

  驻官将村干部马丽说:“我为村民办了85件事,那种成就感是从来没有过的。”

  驻土黑麻淖村干部段瑞君说:“我已经帮助130位农民找到了工作,但仍有不少农民坐在家里,他们的需求,就是我工作的动力。”

  数据显示,驻村服务站创建一年多来,累计接待群众3872人次,受理事项1205件,已经办结1199件,其中,现场办理621件,交村委会办理310件,转镇政府办理230件,协调上级部门办理38件。

  一件件小事,一桩桩大事,在《哈林格尔镇驻村服务站办理事项登记表》上清晰的记录着。这里,记录着驻村干部的足迹;这里,记录着老百姓的心愿。

  3个驻村服务站经过3个月的运行,不仅在这3个村的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邻村的群众也一片哗然。他们纷纷来到镇里,请求享有同等待遇。

  面对群众的期盼,镇党委马上决定:再设5个驻村服务站,达到全覆盖。这样,全镇82名在职干部中,共选派了40名干部驻村工作,驻村人数达到干部总数的48.8%。

  近一半机关干部驻村,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那么,谁来管理他们?服务质量又靠什么来保障?

  “制度约束。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合理的制度,服务站很容易成为摆设。”这正是镇党委书记刘永明最大的担心。

  此外,纪检部门在每个驻村工作日,对每个站点的出勤情况、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都要进行随机检查。驻村干部的表现与业绩,均与年终考核挂钩。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满意度等各项指标的考核均由村民来给打分,驻村干部干得怎么样,一切由村民说了算。

  土黑麻淖村村民齐新宽说:“以往我们到镇里办事,大老远去了,结果不是经办人不在,就是领导不在;不是缺这个材料,就是少那个东西,不折腾几趟,根本办不成一件事。现在可不同了,政府把办公桌搬到了家门口,他们不仅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讲解有关政策,还一揽子都帮我们赛酷体育代办了,真是既方便又省时,这样的政府才是我们需要的政府。”

  官将村村民郭永平认为,驻村服务站的设立除了方便村民办事之外,更主要的是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他说:“以前,大多数干部高高在上,根本不理我们。现在,干部主动放下架子到田间地头帮我们干农活儿,讲政策,我们也就像对待亲人那样对待他们,一条心了,就没矛盾了。”

  说起矛盾,包头市亿资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白云感慨颇深。他说:“去年,我和兰桂窑村一村民发生了一场你死我活的纠纷,马上要闹出人命呀,驻村干部、镇司法所所长付衡彦经过几番调解,双方很快化干戈为玉帛了。如果干部都能把老百姓的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就不可能有那么多人了。”

  厂汉村村委会主任白永军告诉记者:“过去,我们村的各种社会矛盾每年平均发生30多起,驻村服务站设立一年多来,村民零。”

  对此,驻官将村服务站站长、镇人大主席刘俊兰的看法是,户大多是被一些干部给逼出来的。其实,农民很善良,对政府的要求很低,比如,他们来找你办事,你只要站起身来,给他们倒一杯热水,他们就很高兴很满足了,难道这点事儿我们做不到吗?难道他们的要求很高吗?根本原因还是我们干部自身的问题。

  驻村干部田瑞芳说:“以前农民来找我办事,我大多是应付,语气也不好。通过几个月的驻村工作我才明白,只要和农民打成一片,他们反而对你可好了。现在我工作的方式方法变了,真是对我心灵的一次洗礼。”

  看到同事们驻村以后的精神面貌、工作能力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的镇财经办会计刘雪婷早就按捺不住走下去的冲动,她3次向镇党委提出驻村申请,最近才得到了批准。她说:“我刚去段四圪堵村工作了一天,就为村民办了7件事,我从来没觉得自己还这么重要。”

  驻村干部徐莉说:“以前我不理解农民为什么来政府闹事,总觉得他们胡搅蛮缠不讲理,通过这段时间与农民打交道,我才明白,原来干部认为是小事,对农民来说却是大事,我们只有把农民提出的每件事都按大事来办,才能深得民心。”

  乔圪堵村委会主任贺永恩认为,驻村服务站的设立,对村委会的工作有很大促进,村干部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有了明显提高。他说:“过去,我一个月只去一两次办公室,平时只是通过电话联系群众,必定村干部也是农民,也有田地,没有那么多时间兼顾工作,现在我一个月至少去10次办公室,因为人家镇里的干部都来了,我再忙也得去,不能偷懒了。”

  正如哈林格尔镇党委书记刘永明当初想象的一样,转变执政理念,创新农村服务方式,它所带来的循环效应是巨大的。

  包头市九原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冈对记者说:“驻村服务站是基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次成功实践,是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一份生动教材,恰恰是这一循环效应,激活了党、政府、干部、群众之间的正能量,使它们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和谐发展,这才是党和人民共同的追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搜索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